媽祖靈籤 第49籤:壬子 伍子胥過昭關

媽祖靈籤第四十九籤:壬子○○○ ○●●屬木利春宜東方
【籤詞】伍子胥過昭關
言語雖多不可從、風雲靜處未行龍、
暗中終得明消息、君爾何須問重重。
〖籤詩語譯〗
臺灣北海觀音明善堂
雖然旁人意見很多,但是不可以隨便聽從。因爲風雲不動,飛龍還是無法昇天的。等到風雲際會之時,就可一飛沖天。你在暗中既已得到明確的消息,就該自己決定何去何從,何必一再的問神呢?這首籤詩告訴當事人,做事應該要有主見,不要隨便聽從人言而無所適從。不必問人也不必問神,自己下決定,纔會有成就。求得此籤暗示雖然目前福報不足卻可得到神明暗中相助,問事求謀可期。問經營求財,要自己做纔有利,合夥恐怕會不歡而散。問功名,自己若無主張,何能取得功名,須先充實自己。問婚姻,若雙方性格相合,可成幸福美滿良緣。問疾病,少不畏,老危險,宜消災解厄。
臺灣育德媽祖同修會
雖然意見很多,不可以隨便聽從。因爲風雲不動,龍是無法昇天的。必須等待風雲際會,就可一飛上天,你在暗中既已發現明處的消息,就自己決定何去何從,何必一再問神呢!這首籤籤詩告訴當事人,做事情自己應該要有主見,不要聽從人家說那樣就那樣做,說這樣就這樣做,人多口雜,最後竟無所適從。不必問人,也不必問神,做事情要靠自己衡量利害得失,然後自己下決定,這樣纔有成就。此籤問經營求財,要自己做何能取得功名,須先充實自己。問婚姻,將成美滿幸福之良緣。
〖解曰〗
討海:春夏不佳冬平。
作塭:先無利後有望。
魚苗:有利入手。
求財:有利益。
耕作:早冬平冬晚好。
經商:夥不和者無利。
月令:有口舌。
六甲:先男後女。
婚姻:成者允吉。
家運:平常。
失物:未日在。
尋人:慢回。
遠信:音信慢至。
六畜:無利。
築室:好。
移居:不可望。
墳墓:地氣漸發吉。
出外:不可待志待時。
行舟:先呆後吉。
凡事:不和有鬼作祟。
治病:老不好少不畏。
作事:未日辰日成好。
功名:未遂不可。
官事:平後拖尾了錢。
家事:門第大益。
求兒:不好有呆人。
〖古人故事〗
伍子胥過昭關
春秋時代,楚莊王稱霸天下,號令諸侯。到了楚平王即位,任用小人,本身又貪酒好色,廢了太子,還誘殺太子的老師伍奢一家人,只有心思細密的小兒子伍子胥逃過大劫。楚平王知道伍子胥能文能武,有膽識、有作爲,軟草不除根,今後麻煩可大了,於是通令全國各地關卡,嚴格盤查來往商旅,只要捉到伍子胥,升官封爵之外,還要賞賜大米五萬石。伍氏一家歷代忠心耿耿,爲楚國效命,今天竟然落得這種下場,伍子胥又氣憤又痛心,他對天發誓,有生之日,一定爲家人報仇雪恨。伍子胥一路躲躲藏藏,眼看昭關已經隱隱在望了,出了昭關就可以順江南下直達吳國。他躲在樹蔭下左思右想,這是邊防重鎮,守衛也特別森嚴,始終想不出過關的方法。就在這時候,突然看見一位老頭子,扶着手杖顫巍巍地走過來,老頭一看伍子胥身材魁梧,壯貌不凡,不像是本地農家子弟,當面就問:“少年家,你是伍子胥嗎?”伍子胥大吃一驚,正不知從何說起,老人家手指着前方說:“我家就在那邊,到家裏好說話。”走過樹林,眼前豁然開朗,竹圍裏三間小茅屋,屋裏倒也窗明几淨。這老人家自稱叫東臬公,早年跟隨扁鵑學醫,現在上了年紀,就在這瑞安享晚年,他很同情伍子胥一家人的遭遇,可是昭關戒備森嚴,不可魯莽行事,二人研究了很久,東臬公說:“先暫時住下來,過幾天,有一位朋友會來看我,說不定我們會想個萬全的辦法過關。”一住就是七天,如何逃出昭關還沒頭緒,伍子胥心急如焚,究竟是要等誰?靠得住嗎?該不會把我出賣吧!……伍子胥在竹榻上翻來覆去,一直到天亮都沒睡着。第二天一大早,伍子胥看到自己烏溜溜的頭髮,竟然在一夜日間全都變白了,他痛哭流淚,仰天嘆氣說:“一事無成,就已經未老先衰,天呀!我還能爲父親報仇嗎?”東臬公卻大聲叫好,說:“計劃成功了!計劃成功了!”高興得眉開眼笑,拍拍伍子胥的肩膀說:“現在誰也認不出你是伍子胥了,想過昭關這就簡單了。”這時候突然一位壯碩大漢,昂然闊步走進來,伍子胥大吃一驚,這壯漢身段模樣,竟和自己八分相像,原來這位就是東臬公所要等候的朋友,複姓皇甫名叫訥。東臬公把皇甫訥化裝成伍子胥,再將伍子胥打扮成種田人,然後吩咐伍子胥準備行李,明天早上出關。天剛亮,守備官兵逮到伍子胥的消息已經轟動了昭關,守將薳越升堂問口供,作筆錄,但是這位伍子胥卻一直不說話。薳越大怒,正要用刑,只見東臬公走進公堂,笑嘻嘻地說:“將軍!他不是伍子胥,他是我的朋友皇甫訥,我們相約今天一早要出關採集藥草,我晚來一步,才害苦了將軍和老朋友。”皇甫訥氣呼呼說:“糟老頭,你來得正好,不然我這條命恐怕就保不住了。”薳越一聽是本地口音,果然是捉錯了人,東臬公一生在地方上行醫濟世和薳將軍交情也不錯,說聲“對不起”就把皇甫訥放了,並命令守關兵士,從嚴盤查,一定要緝拿伍子胥歸案。就在冒充的伍子胥被捉的時候,關口擠滿了人羣看熱鬧,頭髮銀白的伍子胥揹着行李,扶着手杖,從從容容,搖搖擺擺地走出昭關,順水搭船,一路無阻到了吳國。